果蔬采后品质控制关键技术及新产品研发与应用

发布者:张友朋发布时间:2015-08-12浏览次数:759

完成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山东营养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蒙阴县果业局

完成人员:王庆国、牟文良、陈庆敏、李艳华、邓雷、钟呈星

获奖情况:2014年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项目简介:获该成果属农业科学技术领域。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果蔬生产国,但由于保鲜技术落后,果蔬采后损失高达总产量的25%。国内外研究表明,乙烯控制、乙烯利用及安全防腐是众多果蔬采后品质管理的技术关键。在抑制乙烯作用方面,美国科学家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发明了乙烯“内源”控制即1-甲基环丙烯(1-MCP)控制技术。1-MCP是30年来国际果蔬保鲜领域最伟大的技术进步之一。然而,多年来,我国缺乏1-MCP核心制造技术,其应用技术也落后于产业需求。在利用乙烯方面,我国主要使用乙烯利溶液催熟果蔬,方法繁琐、增加腐烂且存在残留。我国过去的防腐技术也存在着防效差或安全性低的问题。针对乙烯控制与利用以及病害防治等影响我国果蔬采后保鲜的三个重大问题,项目组以苹果、香蕉、葡萄、猕猴桃等果蔬为主要目标对象,进行了长期技术攻关,主要成果获得了9项发明专利授权,并已进行了较大规模产业化应用。

(一)乙烯控制关键技术发明

发明了1-MCP合成新方法,创制了新剂型产品,突破了国外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降低1-MCP使用成本30多倍,创新了应用技术,解决了多种果蔬保鲜中的技术难题。发明的产品和技术,经安全、效果等系列检测分析,作为第一个国产品牌获得了国家农业部登记并批准使用。


苹果贮藏后货架期24天外观对比


1-MCP处理对葡萄的保鲜效果


 猕猴桃1-MCP对比效果

(二)乙烯利用技术发明

发明了无残留固体果蔬催熟剂。该发明彻底解决了我国传统果蔬催熟中广泛使用乙烯利溶液,存在的乙烯利残留、腐烂率高、催熟品质差、劳动力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该创新产品是目前国内唯一获得了农业部登记、准许产业应用的无残留固体果蔬催熟剂。发明了利用低浓度乙烯控制黄冠梨采后容易出现果皮褐变(鸡爪病)的安全新技术。


低浓度乙烯防止黄冠梨采后果皮褐变效果

(三)防腐保鲜技术发明

发明了二氧化硫保鲜片的新配方、新工艺,简化了生产流程,实现了不经加热、制粒,全粉末混合常温直接高速压片,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改善了葡萄保鲜片的缓释性能,解决了过去国内生产中需要先加热制粒在压片的技术难题,显著提高了防腐保鲜效果。创制了固体过氧化氢缓释保鲜剂,为果蔬安全防腐提供了新途径。

推广应用:自2005年以来,项目专利产品与技术,于不同时期、不同省区,在全国1800多家保鲜、物流企业,10000多个批发商户,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截止2014年6月份,已累计处理果蔬2700多万吨。2013年,我国苹果、猕猴桃总存量的43%和52%,香蕉上市总量的60%,葡萄总贮量的30%应用本项目技术。项目实施已累计新增经济效益200多亿元。

【相关成果】